海峡人民日报

首頁+設為主頁+加入收藏+RSS訂閱+ 繁体中文+ 線上記者名單

人物專訪

中国紫砂艺术的守望者【吴芳娣】

     
                               吴芳娣与老师顾绍培合影)
(本报北京特派记者石峻嘉 / 一兵 撰)中国人爱喝茶,喝茶当然离不开沏茶的壶。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在《杂说》中评语:"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莫过于阳羡,是人皆知矣"(阳羡即今江苏宜兴)。清代至今都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说法。因此,宜兴紫砂壶是“世间茶具称为首”的泡茶器皿。宜兴紫砂壶大师亦是名家辈出。远的勿在此赘述,近代的紫砂壶大师,首推顾景舟,顾老制壶工艺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世称“一代宗师”。当代制壶大师中,和顾老有师承关系的顾绍培,因其“众多的创作新品,以雅俗共赏的高格调品位,构成了顾绍培的个性化艺术风格,成为紫砂陶艺领域里新一代流派。”(《人民日报》评)。
顾绍培常说“在艺术上应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因此,他带徒认真严谨,不吝使出自己所有的本领。经由他带的徒弟中,许多都成制壶名家,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吴芳娣就是顾绍培非常钟爱的高徒。顾绍培曾这样评价吴芳娣:“近年来,吴芳娣凭借其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入钻研紫砂陶文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创新,并且取得了可喜成果。其作品艺术语言丰富,形式优美大气。”(《吴风清韵——吴芳娣紫砂艺术作品集》序 顾绍培)。
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有幸见到了吴芳娣老师,并就紫砂的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感悟了她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领略了她高超精湛的紫砂艺术造诣;更惊叹于她对紫砂艺术终生不懈追求的执着和使命感。
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吴芳娣出生于宜兴丁蜀镇大浦一个非常清贫的农民家庭,父母亲都是普通农民,农闲时候做些芦苇编制品。高中毕业后,父母亲希望“女承家业”,编制凉帽、芦席器具来养家糊口。18岁的吴芳娣非常反感从事芦苇编制的行当。【那一年村上已经有人学做紫砂壶了】吴芳娣说:“女孩子整天呆在家编制芦苇器具,没人看得起而且非常伤手,时常划破手,还容易皴裂。而坐在屋内制壶则轻松很多,没有风吹日晒,泥壶坯做好送到厂里验收过关就好了,还有固定的收入。”正是这个最原始的几近朴素的想法,使她走上了这条从事紫砂壶艺术的“不归路”。刚一接触紫砂壶吴芳娣就发现,现实情况远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和美好。制壶得有泥櫈和基本的工具,尤其是一个正规的泥櫈(也就是做壶时候打泥条的木桌子)必不可少。

 
         (做壶时候打泥条的泥櫈和工具)
吴芳娣家境本就贫寒,置办一个正规的泥櫈几乎不堪重负。吴芳娣母亲最后拗不过女儿的倔强,同意给吴芳娣置办一个泥櫈,前提是以后出嫁就要少一件家具,而这个做泥櫈的木料本来是要留着日后给女儿做嫁妆用的。聊天中,吴老师非常风趣形象地说:“我的父母用泥櫈这个‘嫁妆’把我‘嫁’了出去,永远的‘嫁’给了紫砂壶这个事业。” 基本的制壶工具有了,制壶的老师到哪里找?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当时的紫砂厂正式员工才有资格跟厂里的师傅学习制壶工艺,否则,正式拜一名制壶的师傅简直就是梦想。吴芳娣的学徒之路非常传奇——偷艺。一个邻居家的女孩当时已经会做壶了,但是只是自己会做而已,教不了别人,吴芳娣每天去她家里玩缠着她要学做壶,后来通过她介绍去了当年紫砂厂在大浦村办的乡坯徒工班,只能站在那里偷偷地看师傅们怎么选料,打泥,围身筒,打身筒,搓装壶嘴、钮、把,开壶口,修光精加工……。凭借不懈的“偷学苦练”,加之从传统手工编芦苇的父母亲那里遗传的心灵手巧,吴芳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很快熟练掌握了制壶的基本技能,能够自己在家独立做壶了。
从两、三天做一把到后来一天能做一把泥壶。壶坯是做出来了,得送到紫砂厂去验收。1980年冬的一天,18岁的女孩吴芳娣怀揣着做好的几把泥坯,披星戴月步行赶到十几公里外的紫砂厂,等待工厂开门上班,把泥壶送到验坯师傅的手上,忐忑不安的站在师傅身边,像是在等待命运的审判。验坯的师傅毫不留情面,劈头盖脸的把吴芳娣骂了一通,边骂边掰撅泥坯:“这做的是什么玩意,你看这壶盖不严实,这把手不圆滑,这壶身不匀称……回去重做!”就这样,来来回回了十几次,守得云开见明月,验坯师傅终于开眼,收下了吴芳娣平生第一把泥坯。


    随后的日子,吴芳娣开始夜以继日的做壶。“那是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开始转型的年代,你做的壶越多的被厂里收去,你挣得钱就越多。每把泥壶可以卖两毛六分钱。”吴芳娣回忆道。在做壶的初期,有两件事情令她记忆犹新。有一年冬天,快过年了,吴芳娣把做好的100多把壶分装到两个柳筐里,准备送到厂里去,因为太重就让哥哥帮着用扁担挑送过去。哪知绳子不结实,哥哥弯腰起身还没有站直,绳子就断了,两柳筐的泥坯摔碎了一地。本想用这两筐壶卖的钱补贴家里过年之用,一大家子可以好好过个新年,现在毁于一旦。看着散落一地残碎的泥壶,吴芳娣的心也碎了,瘫坐在地上哭了一整天。吴老师说:“做这100多把壶,需要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劳,而且快过年了,指望这钱过年呢,这一摔,整个希望都破灭了,过年的期望都没有了……”还有一年的夏秋之交,吴芳娣和她村上的小姐妹摇着小船给厂里送壶,行至半路,突然风雨交加,为了泥壶不被雨淋,她们几个顾不得冷暖,脱掉自己的雨衣盖在壶上,然后把船摇到前边的桥下避雨。水流很急,两人就用手死死抱住桥墩,任凭周身遭遇风吹雨打,也得让船尽量躲在桥下,不让雨淋到泥壶。吴老师说:“当时非常无奈、无助,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双眼一片朦胧迷糊,分不清泪水雨水。”尽管这两件事过去三十多年了,听吴老师回忆起时,我仍然能够感觉到她平静语气里不平静的心绪。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正是这上天的“不公”,甚至有一点的“狠心”,铺就了吴老师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吴老师坚强、不屈服、不服输、执着的个性。这些不平凡的经历,以及由此塑造的优秀品性,是吴芳娣日后能够成为制壶大师必须具备的。
    凭借着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吴芳娣既感动了天也感动了人。80年代中期,吴芳娣有幸得到了专业师父的悉心指导,制壶工艺大为长进。吴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不是“我吃了多少多少的苦”,而是“我是非常幸运的,赶上了这个好时代,把我们这些做壶的匠人荣升到艺术家的行列,既然我选择了做紫砂壶这个行当,我就要坚守这门艺术,反映这个时代,对得起这个时代”。说到吴老师的幸运,不得不提到两个姓顾的人,一个是她的爱人顾会群,另一个就是她的恩师,当代紫砂壶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吴芳娣和顾会群的结合,于紫砂壶的制作工艺而言,可谓相得益彰,珠联璧合。顾会群当过老师平时喜欢写写画画,做过木匠爱动脑筋,他们结婚后志同道合,夫唱妇随,他喜欢设计搞创作,这三十年多来,无论外面怎么风云变幻,他们一直坚守着,共同研究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吴老师说:“90年代开始,我们这边市场经济繁荣起来,很多做壶的人放弃了这个行当,选择能更快致富,挣更多钱的行业去了,我们就没有想太多,一直坚持做壶。”吴老师坦言,对紫砂艺术的坚守,自身设计水平的提高,得益于中央工艺美院【现在是清华大学美术美院】的老师们,是他们教会了我们怎样来设计怎么搞创作,从那时起慢慢理解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这句话。搞创作设计与顾会群也是密不可分的,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没有分歧和争执。“有的时候,我真不想做了,他有他的理念,我有我的想法,有时他的设计,我觉得根本做不了,我就非常生气,恨不得把未完成的壶砸到他脸上去。”吴老师当着她先生的面微笑着对我说,而她先生在一边微笑不语。这样的“争执”没有影响到他们的默契,反而让他们的制壶艺术日臻精湛。
吴芳娣的恩师,当代紫砂壶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谈到这位得意门生的紫砂艺术之路时,赞许之情溢于言表:“在紫砂市场走入‘低谷’的阶段,人们纷纷放弃紫砂艺术的时候,她不为所动,仍痴迷于紫砂艺术,坚守在三尺泥櫈之前,耐得住寂寞,始终对紫砂艺术创作一丝不苟,坚持走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我想这是难能可贵的。” (《吴风清韵——吴芳娣紫砂艺术作品集》序 顾绍培)其实,吴芳娣从事紫砂壶制作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并没有机会拜同乡顾绍培大师为师。后来因为吴芳娣对紫砂艺术的无限的热爱,执着的追求、默默的坚守深深打动了他,“与人不同的是她悟性较高,从不叫苦,虚心学习,坐得住冷板凳,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为此得到了紫砂前辈的器重”(《吴风清韵——吴芳娣紫砂艺术作品集》序 顾绍培)最终在2013年9月,顾绍培大师正式收吴芳娣为徒。于此事,当时紫砂艺术专业刊物《紫砂之家》有这样的结语:“年近天命之年的吴芳娣,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出生于世代以紫砂为生的丁蜀镇洋渚村(大师顾景洲的出生地),几十年来,在紫砂技艺上从未懈怠,勇猛精进,且为人低调,谦虚好学,紫砂器皿无论素器、花器和筋囊样样皆能,技艺精良、内涵丰富的紫砂作品及谦逊尊师的修养得到顾绍培大师的赏识,并有缘师徒结对。”
 
高超精湛的紫砂艺术造诣
众多来过宜兴见过吴老师及其紫砂壶的人,都会被吴老师高超精湛的紫砂艺术造诣所折服。

一、《顶天立地壶》

容量:1500CC 泥料:原矿紫泥2006年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比赛铜奖的)
赏析:“顶天立地”表现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天地,这也是艺术表现的关键。吴芳娣运用多年来紫砂技艺的积淀,采用纯正紫砂泥入料、“一粒珠”传统型作壶身,借以象征人类安身立命的地球,即主题中的“地”;用传统的拱门形提梁表现“天”。在考虑“人”时,吴芳娣把重点放在对“顶天”的处理上,她在提梁的中间位置穿了一个孔,让壶纽穿孔而过,盖又与纽成一体,中无间隔,一气呵成。整把壶寓意脚踏实地,一发冲天,生动而形象地展现了人类勇往直前、永无止境的大无畏精神。处理这把壶的特别构造需要细腻的心思和精巧的手艺,表达这把壶的主题又不可缺少豪爽和洒脱的性情。
二、  《龙行天下壶》


容量:1000CC 泥料:原矿清水泥 2012年第三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节“天工杯”评比大赛金奖 ,2012年12月被安徽博物馆永久收藏。
赏析:“龙行天下”以简练的圆器作主体形象,以龙形装饰为显著特征,繁简相融。壶身饱满玉润,充盈着天地丰沛之精气,叫人心生欢喜。壶嘴与壶把蓄势而出,两相呼应,在与壶身相接处,分别饰以龙首,巧似蛟龙戏水、龙出九渊,圣龙滋养万物的祥瑞之象跃然呈现。壶的装饰可谓画龙点睛,一条祥龙盘踞而上,斑驳的龙鳞苍劲浑朴,高昂的头颅一飞冲天。整件作品既有传统法塑之华贵典雅,又换发出现代艺术之简约生动。龙是整个中华民族最祥瑞图腾,“龙行天下”这把壶将中国龙的文化情结深寓其中,中国龙的雄浑,中华民族的气魄,盛世气象深深打动赤子之心。
三、《申奥纪念壶》


 容量:500CC 泥料:原矿清水泥  2001年1月在北京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展览中入选并转由香港大世界收藏中心收藏  12月上海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奖 。
《水上生涯壶》(配图 容量:600CC 泥料:原矿紫泥 2008年陶艺创新作品展品活动三等奖 )(赏析:百年奥运,一朝梦圆。神州共庆,举国欢腾。“申奥纪念壶”方正的身筒,寓意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运动健儿。壶身上的2008、奥运会旗和长城等元素,寓意2008年奥运会在长城脚下的古都北京举办。壶身嵌刻“啜茗品壶聚北京,华夏九州迎奥运”,主旨突出;“水上生涯壶”从奥运“水立方”中汲取创意灵感,壶身水泡凹凸有型,错落有致,格外显眼。壶把与壶嘴设计为抽象的泳池竞技的运动员,壶把似在跳板上准备起跳的跳水健将,整体营造出劈波斩浪,纵身一跃,积极向上的氛围。壶盖上镶嵌金丝祥云火炬,红色紫砂壶“的”(读为di)塑成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这既是奥运精神薪火不灭的象征,更寓意华夏儿女内心不灭的热情。) 
四、《清风提梁壶》


容量:800CC  泥料:原矿紫泥 
赏析 :“清风提梁壶”是吴芳娣和他的恩师、当代紫砂壶大师顾绍培合作的艺术结晶。壶的整体竹节成型,壶嘴、壶的、提梁弯转自如,股线逼真鲜明,几片清丽的竹叶贴饰于壶身一侧,宛如清风徐来。此壶整体之处包容大气,细微之处又不失秀丽明节。这把壶既体现了紫砂技艺师徒相传、相承的传统,又体现了现代紫砂艺术的发展和突破。  
三十多年来,吴芳娣经历了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加之对紫砂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追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紫砂艺术理念和风格。其实,很难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来准确地总结吴芳娣的紫砂艺术风格,这里,我觉得借用宋词的两个流派——婉约词和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来概括吴芳娣的紫砂艺术比较恰当、全面:她既有江南水乡闺秀的婉约,秀美、清丽、细腻、温润;又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放,大气、遒劲、开阔、雄伟。她用宜兴一方紫泥传递出心底对人类精神的崇敬,直抒胸臆,强大气魄,最终得来了这把艺术语言丰富的“顶天立地之壶”。  


                        (吴芳娣与老师顾绍培合影)
对紫砂艺术终生不懈追求的执着和使命感
近些年,吴芳娣的名声越来越大,形形色色的商业市场的“追求者”纷至沓来,吴老师对这些看得很淡,很淡,甚至有些拒绝和反感。吴老师告诉我:“前几天,刚有个紫砂壶商人到我的工作室,开口就是一百万打底,竭力的希望我和他们合作,他们生产紫砂壶,挂我的名,被我断然拒绝了,我的先生有点不理解,说是不是可以商量商量,我说不可能,这种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再说下去,我跟你急。”我问:“那您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她斩钉截铁的回答:“我最看重、最想要的依然是对紫砂艺术的坚守,以及传承。”顿了一下,目视远方,她继续说:“我现在就想排除一切纷扰,静下心来,多做几把壶,多做几把能够反映这个时代,对得起这个时代的作品,能够存世留传的作品。还有,就是把我现在的徒弟带好,甚至尽可能多发现几个好的苗子,现在的年轻人,耐不住性子,能坐下来的不多。希望他们能够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就像我的师傅当年传授给我们一样。”

  
   吴芳娣与老师顾绍培、本报北京特派记者石峻嘉(右)合影
吴老师说她会继续坚守紫砂这门艺术,这一点都不出乎我的意料,听到后面有关艺术传承的回答,我沉思了良久……。吴老师在《我叫吴芳娣——紫砂文化的传承》一文中曾有这样的表达:“我从初学紫砂壶制作只为赚钱谋生 ,到今天把它当做生命的一部分,紫砂壶所象征的早已不再是当初认为的那样简单, 它不仅代表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更表达了对情感、对生命的态度,有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 。一把小小的紫砂壶,赋予在它身上的,是人精神理想的寄托,是艺术的提炼与升华,是物之灵性,美之统一 。师傅曾告诉我 ‘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制作好紫砂壶这一件事,就需要在寂寞与繁华中用一生去完成 ,现在我已经50多岁了,可是我依旧觉得在紫砂壶制作的路上我要继续学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许是因为壶友们的支持与希望,或许是因为传承的使命感 。”与吴老师聊天快要结束时,顾景舟、顾绍培这些紫砂艺术大师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不停涌现,我仿佛发现了一个秘密,又仿佛找到了一个答案,一个几百年来宜兴紫砂艺术长盛不衰的秘密和答案,那就是从事紫砂工艺的这些艺术大师们,他们一方面对传统紫砂工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精益求精,止于至善,开宗立派,而后又把紫砂艺术的精髓,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弟子,使之发扬广大,世代传承下去。用顾绍培大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艺术上应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如果说,从顾景舟到顾绍培这些大师身上,世人看到了宜兴紫砂艺术的过去和现在;那么,从顾绍培大师到吴芳娣老师身上,我确定的感知到了宜兴紫砂艺术的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