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7日讯)「大陳島撤退影像展」在中正紀念堂展出近1個月,吸引7萬餘人次參觀。同時,也尋找到照片中多名主角,驗證文化部長龍應台所說:「自己的歷史自己疼愛」、「打開台灣人的記憶抽屜」理念。
文化部主辦、中央通訊社策展的「島嶼、碼頭、新故鄉:大陳島撤退影像紀實」,自6月17日起在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開展至7月16日止,根據統計,已吸引國內外遊客和民眾77,210人次參觀,主辦單位準備的導覽手冊也深獲好評,並引起廣大的迴響。
至於「尋找影中人」活動,在參觀民眾的口耳相傳與大陳義胞們的熱心尋找下,已尋得10人。其中包括經營畫廊的張春法,在開幕典禮當天,現場認出民國44年2月,鄰居哥哥程洪友背著當年3歲的他登上基隆港西二、西三碼頭。
另一張新聞照片,則是當年還是少婦的顏金彩英,背著襁褓中的兒子顏安富登陸的畫面,時至今日,大陳島撤退已近60年,顏金彩英高齡90歲,目前和兒子住在花蓮的大陳一村。顏奶奶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仍思緒清晰聊著當年從大陳撤退的情形。
另一個照片故事是劉廉一將軍慰問寧海義胞的畫面,影中人為葉人聖及葉志鵬父子,現居台北市,時至今日,葉人聖已是100多歲的人瑞。
民國44年1月,中共首次採取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模式,大舉進攻大陳島北方的一江山,國軍在王生明將軍領導下浴血奮戰,終在眾寡懸殊的形勢下失守。由於一江山是大陳島的屏障,失去一江山後,大陳島的安危受到嚴重威脅。政府基於戰略考量,決定撤退大陳全體軍民,整個大陳撤退計畫稱之為「金剛計畫」。
同年2月,大陳義胞、反共救國軍、軍眷及大陳防衛司令部和第四十六師全體官兵,在國軍指揮、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分批平安抵達基隆港。大陳人背負原鄉記憶踏上異鄉,在台灣這個新故鄉繼續生根茁壯,經歷文化適應與自我定位的摸索與掙扎,也讓臺灣社會呈現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
中央社已成立90年,一路走來,龐大的記者群見證並紀錄了中華民國珍貴的歷史,就如大陳撤退影像展,中央社在豐富的歷史照片圖庫中,提供120張珍貴的照片與民眾分享,希望藉此展覽,讓民眾了解戰後歲月、社會變遷與中華民國發展的歷史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