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人民日报

首頁+設為主頁+加入收藏+RSS訂閱+ 繁体中文+ 線上記者名單

兩岸農業

種酪梨護鳳梨田 笑納兩份收入

(本报15日讯)屏東縣高樹鄉果農洪銘聰種植酪梨隔離鳳梨田,以防外人侵入,竟在鳳梨產期結束後,酪梨成了另一項經濟收入。

洪銘聰原種植1公頃多的酪梨,因為近年酪梨風行,2年前把3公頃多的檳榔樹也砍掉,全種了酪梨,洪銘聰表示,他還計畫把一大片的檳榔園也砍除種酪梨。

洪銘聰說,酪梨品種依生產時間先後,分早、中、晚生3種品種,早生種5、6月採收,中生種7到9月盛產,晚生種10到隔年1月收成,早及晚生種產量較差,屏東大多種中生種。

他表示,現在1星期採收量約500到600台斤左右,1台斤新台幣50元,成了鳳梨採收後不錯的收入。

洪銘聰漂鳥返鄉幫父親種鳳梨,利用雲端科技下訂單,種植的鳳梨在盛產期供不應求,現在連做為隔籬的酪梨都有不錯的收入。

洪銘聰表示,酪梨雖然種來當隔籬,但也需要費心思栽培,為防果蠅叮咬,都要套袋,因種植地型有坡度,所以收成時還是要雇工爬梯子,才有辦法收成,酪梨越大越值錢,但避免過熟情形,他指出,大概以手掌握住後還有3個指頭寬才能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