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人民日报

首頁+設為主頁+加入收藏+RSS訂閱+ 繁体中文+ 線上記者名單

宗廟之旅

尋回客家文化 花蓮市有明庄整修福德宮

(本报讯)花蓮市的有明庄舊聚落,包含現今的主農、主安、主學、主和4個里,是約60年前花蓮市客家移民,最先落腳的聚落,為了營造有明庄客庄意象,花蓮市公所向客委會爭取經費,改善當地信仰中心福德宮,市公所未來將以福德宮為出發點,要找回逐漸消失的客家文化。

在法師的帶領下,福德宮的信眾一起向土地公祭拜,祈求改善工程一切順利,花蓮市公所在2年前委託學術單位,針對全市進行客庄調查,發現了有明庄聚落,是早期客家人,從南濱出海口移入市區內,最先落腳的地方,尤其就以現今主農里的客籍人口密度最高。

花蓮市主農里里長 陳冠宏:「福建街是以前客家的老街,目前見面打招呼用客家話,都在這一帶,花蓮市只剩下這裡,主農以前為什麼用主農,主農就是耕種的意思,後來都市計畫以後,客家人口慢慢被稀釋,慢慢稀釋了,本來有占一半,慢慢被稀釋差不多變4分之1。」

居民表示,50多年前興建的福德宮,原本是早期農事繁忙時的托兒場所,後來托兒所遷走之後,漸漸成為有明庄的信仰中心,如今透過信仰空間的改善,希望找回失落的客家文化。

花蓮市公所主任祕書 陳志強:「未來我們這個空間改善完以後,我想我們很多的一些,不管是客家的語言,客家的手創,包括一些客家的文化,我想從這邊出發,可以跟周邊的一些環境跟一些地景互相的結合。」

花蓮市公所表示,6月福德宮整修完工以後,將正名為「有明庄福德宮」,希望藉這客家傳統祭祀空間,能重塑當地的客家信仰意象,此外市公所也會增設休閒設施,提供書報閱讀的環境,將有明庄土地公信仰記憶,與社區居民生活連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