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人民日报

首頁+設為主頁+加入收藏+RSS訂閱+ 繁体中文+ 線上記者名單

文化藝術

飞过热带雨林上空的蝴蝶 • 青年古筝演奏家【丁雪儿】


(本报记者峻嘉 文 高明北京报导)2016年元宵节,这是全球华人张灯结彩迎接猴年第一个月圆的日子,也是青年们结伴出游,与情人相会的节日。
此时,中国年轻的文化使者,古筝演奏家丁雪儿正背着自己心爱的古筝前往异国,赴海上丝绸之路的泰国进行访问演出。
精准理解与再创作
《梁祝》是流传于我国南方的一个凄美爱情故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她一直受到中国百姓和海外同胞的钟情和喜爱,并以数百种版本在民间流传。在越剧、评弹、说书、昆曲、彩调中,剧中人物塑造一个比一个丰厚,场景透析一场比一场精彩。半个世纪前,上海音乐学院学生陈刚、何占豪先生在深入江南的采风实践中,成功地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为以传承中国文化为己任的年轻演奏家丁雪儿,将一曲古筝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带到泰国,在泰国最高艺术殿堂为观众诠释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会给观众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丁雪儿的底气来自她扎实的基本功和创作力。她五岁习筝, 11岁便获得首届“龙音杯”国际比赛金奖,又是我国音乐界最高奖项--“金钟奖”、政府奖--“文华奖”的得主。近年来,她一直活跃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舞台上,23岁被美国费佛尔大学孔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去年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组织委员会授予了联合国爱心大使。这些荣誉,都是在辛勤和汗水,在一场场令人赞叹的演出中获取的。
为了更好地演绎这首作品,丁雪儿怀揣敬畏的心,反复琢磨不同音乐家和乐器对人物、情节、场景和结构的独到诠释。她在筝上作了多种不同的尝试,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演奏方式。这种方式,成为了丁雪儿演出中独特的表现风格。
【寻找心灵的共鸣点】
在热带雨林的泰国演奏中国传统的乐曲《梁祝》,观众能否得到共鸣?这是丁雪儿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泰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要塞,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开放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原住民和漂洋过海下南洋的中国先民构成了这个国家居民的主体,加上现代频繁进入的东西方人民,构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说实话,华人和东南亚人都喜欢《梁祝》这个故事,主办方也期待大师的演奏能够带给观众出彩和惊奇。但是,西方人呢?通过短短的演出让他们理解“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困难的,单是记住两位主人翁的名字,浪漫或许已经荡涤无存了。
丁雪儿把眼光放到了曼谷,放到了这个碧波荡漾、藤萝缠绕、古树参天的热带雨林国家。她想起了西崎崇子和西方音乐家对《梁祝》的最初翻译——“蝴蝶的爱情”,多么直白、多么浪漫的故事啊!丁雪儿是联合国爱心大使,从“爱”入手,把“爱”带进故事情节,用爱的旋律和音乐的语言诠释美丽的蝴蝶,让这大自然的精灵直入观众的内心,把他们深藏在心底的浪漫和善良引领出来,形成台上台下的共鸣,岂不是更能拉进乐曲与人们的亲近感?为此,她在乐曲的处理上,注重音色的变化和音乐的张力,在与乐队的磨合中既忠实了原曲,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古筝的特点,充分调动起了各种乐器的协同效应和想象空间。
【让观众沉浸在乐曲之中】
2月28日下午,坐落在曼谷2 Rachini Road 大道上的“泰国国家大剧院”里坐满了不同肤色的观众,当司仪用甜美的声音报出“古筝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灯光暗了下来,全场寂静无声。
丁雪儿身着一袭红色连衣裙缓缓走上舞台,像一只美丽的蝴蝶,飘落在她的古筝面前。落座后,随着乐队指挥肖超先生扬起的指挥棒,在长笛吹出悠扬的过门之后,雪儿用灵巧的指尖弹出了主旋律的第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准确而自信,直入观众心灵。紧跟着,乐队用优美的旋律将两只美丽的蝴蝶引领了出来,飞进了大剧院,飞到了观众的身旁。
一阵轻松抒情的旋律之后,各种乐器协同琴声,将青梅竹马的梁祝两人在读书、春游、结拜、相送、惜别等度过的美好时光一点一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很快地,形势急转直下,逼婚、楼台会、哭灵、投坟,紧绷的乐声和锣钹管弦将观众的情绪带进了一浪浪的紧张和冲突之中,最后达到了全曲高潮。
观众原以为戛然而止的悲剧就此结束,没想到“化蝶”的琴声将大家从悲情和愤怒中唤醒了过来。这一回,两只美丽的蝴蝶翩然而至,自由自在地扇动彩色的翅膀,在花园、在寺庙,在湄南河的水面上,在山涧深谷的彩虹中,追逐、嬉戏、然后飘升到了热带雨林的上空。
【掌声和泪花】
琴声远去了,余音缠绕在大剧院空旷的大厅里,丁雪儿指尖上的两只蝴蝶似乎还飞翔在人们的脑海中。
观众激动地站了起来,他们在短短的时间里欣赏到了一幕有血有肉、爱恨分明的音乐大餐,掌声,鲜花泪水统统送给了这位年轻的艺术家。
此时的丁雪儿,噙着热泪站在舞台的中央,向她深深热爱的泰国观众,向乐队的指挥,向与她配合默契的泰国交响乐团同仁,深深地鞠躬谢幕。
(作者高明为中国传媒大学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