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人民日报

首頁+設為主頁+加入收藏+RSS訂閱+ 繁体中文+ 線上記者名單

兩岸政策

服貿爭議 兩岸溝通平台可討論

(本报27日讯)台灣團結聯盟政策會主任委員許忠信今天表示,服貿協議救濟機制很空,等發生實質損害再啟動緊急協商緩不濟急;經濟部說,相關問題可提到兩岸將建立的溝通平台討論。

第二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25日舉行,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郁琦會中提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先生效,再依緊急磋商規定,啟動有爭議條文的後續磋商想法;王郁琦說,中國大陸方面有正面回應。

許忠信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表示,服貿規定「若因實施本協議對一方的服務部門造成實質性負面影響,受影響的一方可要求與另一方磋商,積極尋求解決方案」,須服貿通過並產生實質損害後,再展開協商尋求解決,緩不濟急。

此外,他說,服貿雖有每年定期檢討機制,也須「承諾表中任何承諾實施之日起3年期滿後」才能處理,緩不濟急。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張俊福受訪表示,服貿生效後,兩岸間將建立溝通平台,隨時檢視服貿執行情況,相關問題都可提到平台討論。

緊急磋商條款部分,他說,國際慣例,一定要明確說明對產業造成的損害,但只要一方認定有影響,就可要求緊急磋商。以貨品貿易有進口救濟為例,進口貨品輸入造成國內產業損害時,才能課反傾銷稅或平衡稅。